欢迎光临宝林禅寺官方网站!今日是:
八月十五:月光菩萨圣诞 公历:2023年9月29日 还有[] 繁体中文
 
 
  当前位置: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般若山慧闻开示
慧闻大和尚
大和尚动态
大和尚文集
大和尚开示
空寂、静默,是佛法的一部分,实质是对烦恼的熄灭,而不是外相上的隐遁。一些初学者未明佛法全貌,不解学佛次第,往往片面执取支分,偏空偏沉,令人误以为佛教是不问世事,与社会人生不相关联的。其实佛法谈空,也谈有;有出世解脱的一面,也有入世度人的悲愿。[2021-6-3]
 
[2021年6月3日] 开示:
空寂、静默,是佛法的一部分,实质是对烦恼的熄灭,而不是外相上的隐遁。一些初学者未明佛法全貌,不解学佛次第,往往片面执取支分,偏空偏沉,令人误以为佛教是不问世事,与社会人生不相关联的。其实佛法谈空,也谈有;有出世解脱的一面,也有入世度人的悲愿。
[2021年6月2日] 开示:
坚持做一件事,最根本的动力是认识到它的意义,发自内心想去做。如果仅仅是道理上知道好,但自己心里没有相应的话,是没有力量的。
[2021年6月1日] 开示:
人都有惰性,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性,要突破它,需要更强的外力作用,譬如一个静止的物体,若想让它动起来,需要加诸外力。对于修行人而言,提升生命的愿望是向上的拉动力,对无常、苦的深刻体会是推动力,精进的力量是由对佛法的深刻体会产生的。
[2021年5月31日] 开示:
生死无常不是要人悲观绝望,而是要产生一种紧迫感,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,精进修行,就如平常说的“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”。念死无常是佛教修行的一个法门,既知道无限生命,又能念死无常,生命就会过得很有质量。
[2021年5月30日] 开示:
死亡是这一生的终结,下一生的开始,所以可怕的并不是死亡,而是对于来生没有把握。佛法强调念死,平常就为死亡做准备,真正面临生死时才能从容平静,不惧不慌。平常故意不去想死亡,以为有安全感,就好比面对一件不想看到的事情,拿块布把自己眼睛遮起来,看不见就当做不存在了,徒然自欺。当真的面临那一天,惶恐忧恼,却已来不及了。
[2021年5月29日] 开示:
只有自己去修行,把心力提高了,内心境界成长了,才能有力量面对心结。这不是道理,而是功夫。可以先在比较容易的境界面前磨炼、成长,一时做不到的发愿未来做到。现在,一不要放弃,二要想种种办法去截断烦恼,虽然暂时对治不了,但不要让它继续增长。
[2021年5月28日] 开示:
心念是因缘所生法。念头也会受过去业力的影响,就如俗话说的“习惯成自然”,例如一个人爱发脾气,遇到事就容易发脾气,但我们是可以改变念头的,这种改变是出于自己当下的心意,是自己可以主宰的,也是人改变命运的关键所在。
[2021年5月27日] 开示:
业是身、语、意业的统称,业所产生的无形的推动力,称为业力。三业之中,意业最重要,因为是人的思维、念头决定了身语行为,所以佛教特别注重“心”,强调“愿力”。心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关键,从发心开始,生命就不会被动地随业流转,而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[2021年5月26日] 开示:
修行即是修心,除了极具悟性的人可以直接观想修心以外,大部分人必须对境修心。学佛不只是文字理论,而是内心面对境界的体会,先在法理上认识清楚,然后在做事、承担的过程中对境练心,做事就成为了一个行门。在调伏粗猛烦恼的基础上,再深细用功,才能得力。
[2021年5月25日] 开示:
面对一个境界,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,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心态。自己是利他的心、智慧的心,还是自私的心、烦恼的心?如果我们的心不是前者,那么就是自己的烦恼,就需要调心、需要转化,否则接下来就会有一连锁的反应,问题不断。
[共有 1835 条记录 页: 1 / 184 ] [下一页]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
© 2024 宝林禅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39069号 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虹西路98号 客堂电话:0519-86553984
宝林禅寺官方网站域名:www.boreshan.com | 微信公众号: 常州宝林寺 |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 苏(2023)0400007
网站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,功德无量。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,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,如侵犯到原作者相关权益,请联系我们(微信:71631953),将及时处理。
宝林禅寺始建于公元527年,为南朝梁武帝萧衍营造的皇家寺院。2007年改建为宝林寺观音文化园区,成为武进区中心寺院——规模宏大、佛教文化底蕴浓厚的一流寺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