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宝林禅寺官方网站!今日是:
八月十五:月光菩萨圣诞 公历:2023年9月29日 还有[] 繁体中文
 
 
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>> 佛教常识 >> 佛教常识
济群法师:学佛不是生活点缀 要落实到生命实处
来源:收集 更新时间:2014-1-21 22:17:12 微信公众号:常州宝林寺


学佛不是生活点缀,要落实到生命实处。

  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!在我们这个世界上,生而为人的非常多,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,但能够听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,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,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。

  信佛和学佛,其实还是有区别的。有很多人,信佛只是烧香拜佛,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,这种信仰非常表面。真正的学佛修行就是一种生活,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!当我们说到修行的时候,想到的往往只是礼佛、诵经、念佛等等。这些算不算修行?当然是修行。但我们诵经的目的是什么?念佛的目的又是什么?

  诵经也好,念佛也好,主要是为了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、口、意三业。所有从贪、嗔、痴出发的行为,都会形成不善的业力。所以说,凡夫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。当我们产生一念贪心时,内心贪的力量就增强了一分;当我们产生一念嗔心时,内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;当我们起一念我慢心、嫉妒心的时候,内心中我慢的力量、嫉妒的力量也在随之增强。同样的道理,当我们念佛时,所念的每一声佛号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种下了善的种子;当我们诵经时,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种下了佛法的种子。所以我们是想让内心结出慈悲智慧的果实,还是无明、烦恼的果实呢?关键在于平时是如何熏修我们的内心。如果我们不断地贪婪、嗔恨、嫉妒,烦恼就会渐渐地形成强大的力量,甚至完全左右我们的身心;如果我们不断地听闻佛法,如理思维,慈悲、智慧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。

  学习佛法,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。有的人每天都在忙着家庭琐事、忙着工作经商,偶尔才有那么两个钟头到寺院里听一点佛法,有没有用呢?当然是有用的,但这种作用却微不足道!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贪、嗔、痴的状态中,短短两个小时所得到的净化,远远不能抵消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染污!而凡夫所具有的贪、嗔、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,所谓积重难反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,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!

  常常听到有人说:“我也想学佛,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,没有时间听经,没有时间念佛。”作为在家的居士,的确有很多世俗的事务需要处理,包括家庭、儿女、工作、人际关系等等。但是,什么叫有时间?什么叫没有时间?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,谁也不会多一分或少一分。只是每个人都会把时间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,如果认为学佛最重要,也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学佛。

  因此,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,而在于是不是重视。当我们觉得没有时间听讲经,或没有时间学佛时,就说明我们没有把学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!学佛、修行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,是一种健康如法的生活,是一种智慧的生活!如果我们能够将学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,就不可能出现有没有时间的问题,因为我们不会没有时间生活。
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上一篇:进入寺庙有九件事千万要注意 
下一篇:百年佛教之谜 慈禧为何哭着跪拜虚云老和尚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
© 2023 宝林禅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39069号 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虹西路98号 客堂电话:0519-86553984
宝林禅寺官方网站域名:www.boreshan.com | 微信公众号: 常州宝林寺 |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 苏(2023)0400007
网站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,功德无量。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,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,如侵犯到原作者相关权益,请联系我们(微信:71631953),将及时处理。
宝林禅寺始建于公元527年,为南朝梁武帝萧衍营造的皇家寺院。2007年改建为宝林寺观音文化园区,成为武进区中心寺院——规模宏大、佛教文化底蕴浓厚的一流寺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