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宝林禅寺官方网站!今日是:
八月十五:月光菩萨圣诞 公历:2023年9月29日 还有[] 繁体中文
 
 
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>> 佛教常识 >> 佛教节日
农历九月廿八:求那跋摩三藏圆寂
来源:收集 更新时间:2013-9-22 18:59:54 微信公众号:常州宝林寺


  求那跋摩,(公元 367—431年)汉语译为功德铠,古印度僧人、译经师,刹帝利种姓,他们家族世代为王,管辖罽宾国。其祖父呵梨跋陀,又称狮子贤,因为人刚强、正直而受 到排挤。其父伽阿难,又称众喜,潜身匿迹,隐居于山泽。跋摩14岁时,便才华出众,聪慧大度,仁爱广博,崇德务善。
  成长经历
  幼怀慈悲
  他的母亲想吃野味,让他去备办,他对母亲说:“凡是有生命的东西,没有不贪生的,残害生命,不是有仁德的人所为。”母亲大怒,说:“若是得罪了神灵,由我来代你受罪。”后来跋摩在煮油时,热油烫伤了手指,跋摩对母亲说:“你代我忍受痛苦。”母亲说:“痛在你身上,我怎能代替你?”跋摩说:“眼前这苦,尚且不能代替,何况是三途(佛教指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之苦呢?”母亲因而悔悟,从此不再杀生。
  跋摩18岁时,一个看面相的人对跋摩说:“您年满30岁时,当君临一国,南面称王。你若是不要世俗的荣华富贵,就能够得成圣果。”
  精通三藏
  跋摩20岁时出家、受戒,精通九部经,博晓四《阿含经》,诵经百万余言,对律部有深人地研究,妙入修禅的要道、禅法的要义,当时的人们都称跋摩为“三藏法师”。
  志在弘法
  跋摩30岁时,罽宾国王去世,国王没有后嗣,众人议论道:“跋摩是帝室的后裔,且又德才兼备,应请跋摩还俗,继承王位。”满朝大臣再三恳请跋摩还俗即位,跋摩始终没有答应。跋摩辞别了师父和众人,一个人来到深山野谷,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。跋摩来到师子国,观察风俗,弘扬教化,许多识真佛教的人都说跋摩已得初果(声闻乘中第一预流果)。跋摩又来到阇婆国(古国名,故地在今印尼),在他没到的前一天,阇婆国王的母亲夜里梦见一个和尚,坐着飞船来到国内。第二天早上果然是跋摩来了。国王的母亲对跋摩敬以圣礼,从跋摩受五戒。国王的母亲劝国王说:“前世的因缘,使我们成为母子,我已受戒,而你却不信奉佛教,我们的因缘,恐怕会断绝于今生。”国王迫于母亲的命令,只好奉命受戒,接触佛教时间久了,国王也开始信奉佛法。不久,邻国起兵侵犯边境,国王对跋摩说:“外贼自恃力量强大,侵犯我国,若是与敌战斗,必然会死伤很多人;若是不战,国家就要灭亡。今唯师父之命是尊,不知师父有何计?”跋摩说:“面对敌人的侵略,必须进行抵抗。但是心中应存慈悲,不应起害念。”
  国王亲自领兵拒敌,刚一开战,敌人就败退了。国王被流箭伤了脚,跋摩用咒水为国王洗伤,两天伤就好了。国王更加恭信佛法,并欲出家修行,告诉群臣说:“我欲出家修行,请你们另找一个圣明的君主。”群臣拜伏在地,劝请国王说:“陛下若是舍弃王位,就会使百姓失去依靠。目前,敌国凶强,正对我国虎视眈眈,如果没有陛下的恩泽保护,我国的百姓就会沦为敌国的奴隶。陛下仁慈,怎能不怜惜您的子民呢?我们冒死相请,以表至诚之心。”国王不忍心违背众意,就对群臣发出三个心愿,若能应允,就留下继续治理国家。一愿全国之内,信奉佛教;二愿全国百姓,戒断杀生;三愿所有的财物,布施给穷人和病人。大臣们都非常欢喜,全都敬而应诺。于是全国的百姓都从跋摩受戒。
  国王为跋摩建造佛寺,还亲自去工地劳动,伤了脚指,跋摩又用神咒为国王治疗,很快就痊愈了。跋摩传布教化、诱导众生的名声,传播退远,邻近的国家听说后,都派遣使者,前来邀请跋摩。当时京城德高望重的僧人慧观、慧聪等,都仰慕跋摩的品格、道义,很想能有机会当面向跋摩学习。他们于南朝宋元嘉元年(公元424年)九月,当面启奏宋文帝,请求迎请跋摩,文帝立即下令,由交州刺史派大船去接跋摩。慧观等人又派沙门法长、道冲、道俊等人前往阁婆国祈请跋摩,并写信给跋摩和阁婆国王,请务必使跋摩来宋境,传布佛教。
  跋摩也认为应到各地去广泛推广佛教教化。在这之前,跋摩已搭乘商人竺难提的船,要到一个小国去,巧遇顺风,将船吹到了广州,所以跋摩在遗文中说:“业行风所吹,遂至于宋境。”说的就是这件事。 宋文帝知道跋摩已经到了广州,又令地方官,资送跋摩进京。跋摩路过始兴,停留了一年多。始兴有座虎市山,山势孤耸直立,峰岭高绝,跋摩因其形状很象耆阇山,就将虎市山改名为灵鹫山。跋摩在山寺之外,修建了一间禅室,离寺院有几里地,鸣磬的声音传不过来,但每到鸣磬时,跋摩就已经到了。有时冒雨而来,却不见身上淋湿;有时踏着泥泞而来,却不见鞋脏。对此,众人莫不肃然起敬。寺院里有座宝月殿,跋摩在殿的北墙上,用手画了一幅罗汉像,还画了定光儒童布发的形象,像画成之后,每天晚上都放出光明,很长时间才熄灭。 始兴太守蔡茂之,对跋摩非常敬仰。后来蔡茂之将要死了,跋摩去看望他,为他讲说佛法,安慰他。后来蔡家的人梦见蔡茂之在佛寺中与众僧人讲经说法,这是由跋摩教化示导的力量所造成的。虎市山上有很多老虎,自从跋摩来山上居住后,无论白天还是晚上,在山上来来往往,有时也会遇到老虎,跋摩用锡杖按着老虎的头,拨弄几下,老虎也没有发怒。从此人们在山上行走,再也没有发生老虎伤人的事,山上的居民因感德而皈依佛教者,十有七八。
  寺院生活
  跋摩在禅室中坐禅,好几天没有出门,寺僧派了一小沙弥前去看望。小沙弥看到有一只白狮子沿着柱子向上爬,空中生满了青莲花,因此惊恐地大喊大叫,人们听到喊声跑来驱赶狮子,却什么也没有看到。 宋文帝又令慧观等人再次敦请跋摩,跋摩乘船进京,于南朝宋元嘉八年(公元431年)正月来到京城建邮。宋文帝召见了跋摩,慰问跋摩路途劳顿,宋文帝说:“弟子常欲持斋戒而不杀生,但是常常做不到。法师既不远万里,来我国传播佛法,将怎样教导我们?’,跋摩说:“道在于心中,而不在于事;事奉佛法在于自己,而不在于别人。况且帝王与百姓不同,百姓地位低下,没有名声,没有威令,若不克制私欲,努力劳作,怎能维持生活? 而帝王以四海为家,以万民为子。 帝王出一善言,百姓们都会很高兴;帝王发布一个善政,则人神共知。减酷刑,轻劳役,可使风调雨顺,四季应时,五谷繁茂,农业丰收。如此持斋,才是真正的持斋;如此不杀生,才是有德,宁可自己少吃一餐饭,也要救一小生命,然后才能普济众生。”宋文帝抚几而叹道:“世俗的人们对深远的道理感到迷茫,而僧人们又迟滞于小道理。对深远的道理感到迷茫的人,认为最高深的‘道’是虚无之说;迟滞于小道理的人,则拘泥于书本。至如法师所言,真可谓开悟性,明事理,可与言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。”于是安排跋摩住在祇洹寺,供给丰厚。王公大臣、社会名流,莫不尊崇、敬奉。随即,跋摩在祇洹寺开讲《法华经》和《十地经》,开讲之日,前来听讲的人成群结队,摩肩擦踵,车马满街。跋摩神情自然,妙论天生,有时借助于翻译,反复启发、开导听众的悟性。祇洹寺的慧义请跋摩翻译《菩萨善戒》,跋摩翻译了前28品,后2品由弟子代译,共30品,还未来得及缮写,就丢失了序品和戒品,所以现存有两个版本,或称为《菩萨戒地》。
  历史资料
  南朝宋元嘉三年(公元426年),徐州刺史王德仲,在彭城请外国人伊叶波罗翻译《杂心经》,译到择品,译者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,只好中途停下。于是又请跋摩译出后半部,共有13卷。另有先前所译《四分羯摩》、《优婆塞五戒论略》、《优婆塞二十二戒》等,共26卷,文义周详而允正,译文没有任何差错。当时影福寺的尼姑慧果、净音等人,共同请跋摩说:“去年六月,有狮子国的8个尼姑来到京城,说是我们宋地先前没有尼姑,哪能是你们两个尼姑受戒,恐怕是戒品不全。”慧果等尼姑又恐受戒的年月时间不够,苦苦要求再次受戒。跋摩说:“善哉,若欲增明,很可以随人为善。”但是由于狮子国来的几个尼姑受戒以后的年岁太短,且又不满l0人,就让她们先学汉语。又让西域的在家修行居士,再请些外国的尼姑来,以足满10人。这年夏天,跋摩住在定林下寺。
  有一个佛教信徒,用花布为跋摩做座席,当跋摩坐上去时,花布上的华彩更加鲜丽,众人都感到跋摩的神异,崇敬地对跋摩施礼。夏天过完后,跋摩又回到祇洹寺。这年九月十八日,午饭没有吃完,跋摩就先回去了,他的弟子随后来看他,跋摩已奄然而逝,终年65岁。跋摩生前,预先写好了遗文偈颂36行,自说因缘,已证二果。遗文写好后,亲手封好,交给弟子阿沙果说:“我终世后,可将此遗文交给天些国的僧人,也可以给此地的僧人看。”跋摩去世后,遗体扶坐绳床,颜容不变,就象平时坐禅入定时一样。前来吊唁的有一千多人,人们闻到一股浓烈的芬芳香气,还看见有一物,形状象龙蛇,长约四丈,升起于遗体的一侧,直冲天际,人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。于南林的戒坛前,按照外国火葬的方法,火葬跋摩。这天参加葬礼的有上万人,从四面八方赶来,堆上香薪,浇上香油,五色火焰冲天而起,氛氲丽空。这时天气澄朗,道俗哀叹,后在火葬处盖起一座白塔,以示纪念。那两个欲再次受戒的尼姑们,悲泣望断,不能自制。
  事迹记载
  “代受报应”
  高僧求耶跋摩,是刹帝利种姓,祖父以前历代为罽宾国主,到父亲的时候酷信佛教,潜隐到山林中去了。跋摩十九岁时已极懂事,更可贵的是怀有慈爱心肠,能仁义待人,乐善好施。他母亲爱吃野味,在城里买不到时,就叫他上山打猎。这对他是一种难言的痛苦:去吧,他不忍杀生:不去吧,又违背母命,为此常常勉强上山。回来时手提猎物,却含着眼泪。一次母亲又叫他出猎,这一次他忍不住违抗了:“妈妈,你为什么老爱吃野味呢?它们生息在山林中,又不惹你。你是一条命,它们也是一条命啊! 你为什么贪一时的口腹,要杀伤它们呢?爸爸因为不能和你相处,才避到深山去修道了,难道你还不能接受教训吗?”母亲说:“你爸爸是怕来世报应,才远离我的。”跋摩说:“难道你也不顾我怕报应吗?”母亲说:“假使有什么报应,我替你代受好了,吃了饭快去。”
  跋摩到厨房里去炒菜,不巧被沸油烫伤了手,痛得直叫-母亲忙奔到厨房,看见儿子的手被沸油烫得皮开肉绽,急得不知如何是好?跋摩哭着说:“妈妈,你快救救我吧!你快代我减少一点痛苦吧!”母亲说:“儿啊,我很心疼你,可是我怎能代替你呀!”跋摩说:“唉,今生的这点小事你都不能代替,那我为你打死了不少猎物,你来世怎么能代替我呀!”母亲被说得哑口无言,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儿子。跋摩接着说:“妈妈,你想过没有,我到山上去打猎,假使遇见了虎狼,被它们伤害了性命,你会怎么样呢?”母亲说:“我当然非常心痛,我会不想活了,我只有你一个儿子啊!”跋摩说:“妈妈,我打的山鸡、野兔,它们也有子女的呀,你不为它们悲痛吗?”一番话.把母亲说得口服心服,觉悟了,从此再不叫儿子上山打猎。不久她信仰了佛教,开始茹素,跋摩在二十岁时出家受戒,母亲没有阻止他,他特别聪敏好学,记忆又好,数年后已深解九部,博览四含,诵经百万余言,通晓律品、禅要,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。他三十岁时,罽宾国王逝世,没有后嗣,其时跋摩已名扬国中,群臣商议,跋摩乃是帝室后裔,又具贤德俊才,理应请他还俗接位。群臣结队前往恳求,跋摩苦苦推辞,求他们在贵族中另选,自己却乘隙逃隐到深山中去了。
  三个条件
  数年后,他游历到南方一个小国阇婆(今印尼爪哇)。王母夜梦一位僧人乘飞舟入国,次日果闻跋摩来到王城。王母甚喜,敬以大礼,并受持五戒。王母劝国王:“儿啊,我和你宿世因缘,成为母子,现在我已受了戒,而你却不信佛教,只怕从此之后,来生不会相遇了”,国王在母亲的历说下,也就信仰了佛教。不久邻兵犯境,国王对跋摩说:“邻国前来侵略,若与战斗,杀伤必多;若不抵抗,国将危亡,不知如何是好?”跋摩说;“你只要重兵守城,严密防犯,你又是英武善战,可带一队精兵出击,先挫其锐气,然后晓以仁义,说明邻邦应和睦相处,彼必惭而退兵了。”王遵其言。择日旗鼓始战,邻兵果败,再战而退百里。国王便晓以大义,班师回国,国王在战斗时被流矢伤了一足,回国后红肿,跋摩为他洗涤伤口,敷上药物,隔宿肿退。从此国王益信佛教,普施国中贫民。一年以后,忽然召集群臣说:“我已归依佛门,蒙师指引,已有所开悟。现今天下太平,我想入山修道去了,你们另择明主吧。”群臣拜伏,苦苦劝道:“王若舍国而去,则臣民无依无靠;现天下虽然安宁,是国王威震四方,使敌国不敢侵犯,若国王突然离位,彼必乘隙而来,国将危殆,务请吾王三思!”国王沉思多日,不忍离去,乃道:“你们要我留下可以,但我有三个条件;
  第一,凡我国内,须同信佛教;
  第二,凡我境内,不许残杀生灵;
  第三,凡我君臣,要尽量体恤民艰,将私财多多赈济贫民。”群臣听了,个个欢喜遵从。阇婆国的德风,立刻远扬诸国,他们受到感化,皆遣使前来修好,这时我国高僧慧观,慧聪等,已远闻跋摩之德名,因面奏宋文帝,要求恭请跋摩来华弘法,宋文帝即亲笔修书阇婆国王,备了厚礼,派专使前来延请,国王不舍。跋摩师以佛化宜广,见远国专程来请,就说服了国王,随使前往。

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上一篇:农历九月三十:药师佛圣诞 
下一篇:农历九月二十:律宗高僧弘一法师诞辰纪念日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
© 2024 宝林禅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39069号 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虹西路98号 客堂电话:0519-86553984
宝林禅寺官方网站域名:www.boreshan.com | 微信公众号: 常州宝林寺 |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 苏(2023)0400007
网站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,功德无量。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,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,如侵犯到原作者相关权益,请联系我们(微信:71631953),将及时处理。
宝林禅寺始建于公元527年,为南朝梁武帝萧衍营造的皇家寺院。2007年改建为宝林寺观音文化园区,成为武进区中心寺院——规模宏大、佛教文化底蕴浓厚的一流寺院。